察雅縣阿孜鄉:牧民定居+特色產業,奏響現代化幸福牧區新樂章
來源:昌都報 2025-07-04

圖為扎拉牧區安置點。
昌都融媒 扎西旺堆 格桑德吉 嘎松江措 類烏齊融媒 歐珠多吉 洛隆融媒 旦增桑姆
在察雅縣東南部,203省道如一條活力紐帶貫穿阿孜鄉,將豐富的草原、牧業和旅游資源串聯起來。近年來,在國家鄉村振興政策的指引下,阿孜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書寫出牧民定居、產業興旺的壯麗篇章。曾經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們,如今在現代化新牧區安居樂業,幸福之花處處綻放。
扎拉牧區安置點:
開啟集中居住新生活,筑牢產業發展根基
扎拉牧區安置點,這個2014年災后重建的成果,將阿都、阿貢、阿瓊、覺薩、孜久、珠扎6個行政村合并于此。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們,告別了漂泊的生活,開啟了集中居住的新時代。
走進安置點,寬敞的街道整潔干凈,一棟棟嶄新的房屋錯落有致。40歲的頓登是安置點的居民之一,閑暇時,他總愛在街道上漫步,看著如今的變化,內心滿是感慨:“以前四處遷徙,居無定所,現在有了安穩的家,生活踏實多了。”
安置點緊鄰203省道,一座功能齊全的村級活動場所拔地而起,成為牧區新生活的核心地標。這里不僅是六個村的行政中心,還精心打造了黨員便民服務驛站、餐館、住宿、加油加水等暖心設施,為過往旅客提供溫馨的休憩港灣。而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設施,也為后續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建+文旅引領:
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激發村民參與熱情
近年來,扎拉牧區堅持以“黨建+文旅”為引領,采取“整合資源、統籌建設、接續打造”的方法,充分發揮灑咧營地、旅游接待中心、阿貢村洗車場、朱扎村超市等集體經濟的增收作用。
以旅游接待中心為例,曾經這里游客稀少,設施簡陋。在黨建引領下,當地對接待中心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不僅提升了住宿和餐飲條件,還增加了特色文化體驗項目。如今,每到旅游旺季,接待中心總是游客盈門。截至目前,整個扎拉牧區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3.2萬元。
同時,扎拉牧區有效利用驛站的人流與區位優勢,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增強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的積極性。目前,已申請在扎拉牧區黨群服務驛站開設一家愛心惠民強邊固邊積分超市。該超市不僅能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還能成為凝聚村民力量、推動邊疆發展的重要平臺。村民西繞說:“積分超市讓我們參與村莊建設更有動力了,還能用積分換生活用品,太實用了。”
特色產業助力:
農牧民增收致富,傳統產業煥發生機
阿孜鄉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當地緊抓機遇,建立了阿孜阿旺綿羊一期、二期育肥基地這一龍頭產業。采用“支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以當地群眾綿羊入股的方式,扎實推進綿羊育種、擴繁、物流、銷售等經營模式。
牧民扎措是育肥基地的參與者之一,她感慨地說:“以前養羊就是靠天吃飯,收入不穩定。現在把羊入股到基地,不僅不用操心銷售,還能拿到分紅,生活越來越好了。”2024年,該產業產生效益62500元,帶動25戶農牧群眾每戶分紅2250元。
此外,阿孜鄉還以特色“灑咧”營地建設為重要引擎,打造阿孜鄉扎拉牧區“黨建+文旅”灑咧營地項目,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曾經的荒地如今變成了熱鬧的營地,游客們在這里體驗草原風光、品嘗特色美食,為牧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
展望未來:
打造現代化幸福新牧區,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阿孜鄉的發展不僅將改善當地牧民的生活,還將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成為察雅縣鄉村振興的一張亮麗名片。察雅縣阿孜鄉黨委書記洛松達瓦表示,“下一步,阿孜鄉將持續聚焦重點、精準施策、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在筑牢生態屏障的前提下,做強做精現代農牧業,拓寬銷售渠道,發展特色農牧業,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深化有效治理。利用“紅色昌都 振興奮進”活動拓寬群眾就業渠道,為打造產業興旺、生活富足、鄉風文明、治理高效的現代化幸福新牧區貢獻力量。”
從逐水草到安新居,從靠天吃飯到旅游創收,從固守傳統到擁抱新風。在203省道旁,這個曾經偏遠的牧區,如今正奏響安居樂業、文明和諧、產業興旺的幸福交響曲,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行。




